本文目录一览:
- 1、《黑客帝国》中为何尼奥在徒手消灭了乌贼后晕倒,并且思想来到了那个火车站?
- 2、黑客帝国
- 3、黑客帝国2的问题
- 4、黑客帝国尼奥之路问题
- 5、黑客帝国3里尼欧被困在火车站,遇到一对夫妇和小女孩,男的对尼欧说这里是你的世界和我们世界的交界处
- 6、怀疑是终,相信是始
《黑客帝国》中为何尼奥在徒手消灭了乌贼后晕倒,并且思想来到了那个火车站?
他对于自己新发的力量没有足够的觉悟.力量反噬所导致.由于力量的神秘感,所以也引入了另一个未知新研的领域(源于编剧的想象,他只是着重刻画内在联系而不过于强调基层的源由:)
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的故事
黑客帝国 Ⅰ :
托马斯•安德森是一个貌似普通的年轻人,但他一直用两种方式生活着。一个身份是在一家体面的软件公司里做程序设计员,和所有普通人一样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而另一个身份则是电脑世界里的著名黑客,化名是尼奥。作为一个独自居住的人,他一直在做噩梦,就在这一天晚上,他遇到了改变他生活的事件。
在尼奥遇到崔尼蒂后,他的生活就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当他上班时,他接到一个奇怪的 *** ,并遇到莫名其妙的追杀。
尼奥和特工史密斯的遭遇就象是一个噩梦一样可怕,尼奥也愿意相信这一切不过只是场噩梦。而另一个著名黑客莫菲斯的 *** 让尼奥更加疑惑。为了解开这些疑团,他跟随崔尼蒂来到了莫菲斯的房间。
尼奥发现自己在一个无法想象的地方醒来,随后发生的一切都是他无法理解的。
当尼奥再次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在一艘名叫“尼布甲尼撒号”的飞船上。而莫菲斯等人的形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和以前不再相同。
尼奥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莫菲斯口口声声所说的那个“救世主”。当尼奥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后,他开始接受自己的命运。
在“尼布甲尼撒号”的船员中,塞弗是一个特工们有联系的线人。因为塞弗对真实生活感到失望,他希望回到矩阵的虚拟生活中去。因此他出卖了莫菲斯等人。
当莫菲斯决定带尼奥去见先知时,塞弗终于找到了机会。他一进入矩阵,就将手机丢入垃圾桶,以便特工追踪他们的行踪。尼奥见到先知后,却没有得到答案,反而对真相更加疑惑。
当尼奥他们回到接头处,因为他发现两只一模一样的黑猫连续走过,大家才发现特工已经设下了埋伏。最后因为塞弗的出卖,莫菲斯为了救出尼奥,毅然牺牲自己让尼奥逃走。
塞弗先回到了飞船,船上的同伴在毫无防备中被他用激光枪击中。于是尼奥的同伴们相继死去,正在千钧一发之机,重伤的坦克用激光枪击毙了塞弗,将尼奥和崔尼蒂从矩阵中救出。尼奥为了救出莫菲斯,决定去做一件以前从来没有人敢去尝试过的事情。
特工斯密斯正在对莫菲斯严刑拷问,正在这时,尼奥和崔尼蒂杀入特工的总部,经过一番恶斗救出了莫菲斯。
在地铁站内,尼奥为了掩护同伴,毅然留下和特工斯密斯展开恶斗。经过一番追逐后,尼奥还是被特工斯密斯乱枪打死。崔尼蒂和莫菲斯都不敢相信这一切。
尼奥再次复活,并真正开始了解矩阵的奥秘。面对可怕的特工,他不再象以前那样逃避,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就将子弹阻挡在面前,并轻易地消灭了特工斯密斯。
而这一切并非结尾,故事只是刚刚开始。
“奥西里斯号”飞船在无意间发现成千上万的机器乌贼正在地面集结,并用巨大的机器向地下掘进。船长达里亚斯分析,它们的目的是毁灭位于地下的人类最后的城市——锡安。为了将这个消息送到锡安,“奥西里斯号”飞船展开了最后的绝命飞行。船长达里亚斯的情人乔自告奋勇进入矩阵传送这个紧急信息,同时“奥西里斯号”飞船为了给乔赢得送信的时间,也开始了最后的战斗。虽然最后“奥西里斯号”飞船全体壮烈牺牲,但这个消息终于送达了锡安。
黑客帝国 Ⅱ——重装上阵
锡安的船长们正在秘密开会,讨论机器乌贼的进攻问题。控制中心确认有25万的机器乌贼将在72小时内攻入锡安,但许多船长并不相信这个情报。莫菲斯带着尼奥和崔尼蒂赶到会议现场,请求其中一个船长帮助他等待先知的消息。
会议被一个神秘客人的消息打断,原来尼奥的老朋友——特工斯密斯死而复生,不再受矩阵的控制,并具有了自我复制的能力。
莫菲斯等人回到人类最后的城市锡安,他们将在这里为飞船充电,以便很快返回矩阵寻找先知。莫菲斯和议长哈曼以及司令官洛克之间为如何防御机器乌贼的进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夜晚,成千上万的锡安居民赶到山洞中的圣殿,莫菲斯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说。
狂欢之后,无法入睡的尼奥和议长哈曼就机器的哲学展开了发人深省的讨论。
尼奥赶到矩阵中和先知会面,而先知的守护者塞拉弗的代码居然闪烁着金光,和绿色的矩阵代码完全不同。经过一番打斗后,塞拉弗确信尼奥就是救世主,带他进入了程序员出入的后门程序。
当先知走后,特工斯密斯在群鸦中现身了。尼奥对此并不惊讶,由于此时的尼奥能力比以前更加强大,众多斯密斯都没有能够将他击败。
为了找到关键人物“钥匙匠”,尼奥他们来到了矩阵中另一个和先知一样古老的程序梅罗文加的地盘。梅罗文加并不愿意将“钥匙匠”拱手送出。
这时梅罗文加的妻子帕塞芬意外地表示愿意帮助莫非斯他们。由于有了帕塞芬的帮助,尼奥他们终于找到了神秘的关键人物“钥匙匠”。
梅罗文加带人赶到,尼奥为了掩护莫非斯和崔尼蒂他们,留下和他们展开了一场恶斗。而梅罗文加手下最邪恶的双子幽灵也追踪莫非斯他们来到了高速公路。在这里,莫非斯、双子幽灵和特工三方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尼奥赶到救出了莫非斯和钥匙匠。
钥匙匠向船长们讲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原来他手里的钥匙可以打开通往矩阵源程序的大门。莫非斯相信这将终结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战争。
当行动开始后,因为有一艘飞船被机器乌贼击毁,崔尼蒂为了挽救任务,不顾尼奥事前的警告而进入矩阵,切断了电源。
当钥匙匠带领尼奥和莫非斯进入到程序员通道后,阴魂不散而又无处不在的斯密斯出现了。最后钥匙匠牺牲了自己,终于打开了通往源程序的大门。尼奥进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见到了矩阵的设计师。
崔尼蒂果然如尼奥梦中一般被特工的子弹击中。但尼奥以神奇的速度飞过矩阵,在半空中接住受伤的崔尼蒂,并用手取出了子弹,以他自身的神奇力量让崔尼蒂复活。
在现实世界中,“尼布甲尼撒号”飞船被机器乌贼击毁,尼奥他们在机器乌贼的追击下仓皇逃命。正在这个时候,尼奥忽然感到事情有些不一样,他在现实世界中也具有了矩阵虚拟世界中的超能力,仅仅用手就阻止了机器乌贼。然后他就昏了过去,留给观众们一个巨大的悬念。
黑客帝国 Ⅲ ——矩阵革命
本集故事紧接着上一集的剧情开始了。尼奥在一个虚拟环境中苏醒过来,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一个小女孩萨蒂告诉他,这是一个归“火车人”管的地方,是独立于矩阵的一个世界。而这个“火车人”则是梅罗文加的手下。
崔尼蒂和莫非斯赶到先知那里,发现先知的外貌已经改变了。先知告诉他们,她为了帮助尼奥,必须要以毁容为代价。先知告诉他们,尼奥现在被困在一个位于矩阵和真实世界中间的地方不能脱身。这个地方归梅罗文加管,如果要救尼奥,就必须要去找他。
尼奥发现自己被困在了地铁站,只能在原地绕圈,根本跑不出这个地方。
莫非斯他们和火车人展开追逐,但火车人很快就摆脱了莫非斯他们。于是莫非斯他们来到了地狱俱乐部找梅罗文加,照例又是一番激烈的枪战后,他们来到了梅罗文加的面前。
尼奥被救出后,发现自己有很多的困惑,于是又找到先知,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斯密斯也赶到了先知家中,他感染了所有的人,开始得意地大笑。如果没有人阻止他,斯密斯就将毁灭整个矩阵世界。
所有的人都在为战争做着准备,而一直闭门思考的尼奥终于走了出来。他要一条船前往机器之城,和机器谈判彻底终结战争。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很疯狂,因为从来没有人能够到达机器之城。但莫非斯的情人尼俄柏相信尼奥,把自己的船交给了尼奥和崔尼蒂。
在尼奥和崔尼蒂主准备出发时,被特工斯密斯附体的人类拜恩突然袭击了尼奥,将他的眼睛弄瞎了。但这时尼奥忽然发现自己可以不用眼睛就能够看见拜恩,发现了他被斯密斯附体的真相,最后终于杀死了拜恩。
这时机器乌贼已经攻到了锡安,人类和机器在空港展开了残酷的殊死搏斗。人类依靠巨大的机甲战士和乌贼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战斗,所有的人类都在为自身的生存而战斗着。在最紧急的关头,莫非斯和尼俄柏驾驶飞船及时赶到,用电磁炸弹挽救了即将失败的战局。但是随后更多的机器乌贼赶到,锡安一片混乱,大家都在准备最后的战斗,没有人认为还有幸存的机会。
同时,尼奥和崔尼蒂也在向着机器之城进发。尼奥利用自己的超能力打开了一条血路,在激烈的战斗中,飞船穿越遮蔽了天空的云层,他们之一次见到了光明温暖的太阳。最后他们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终于达到了机器之城,崔尼蒂也为此付出了生命。尼奥终于和机器开始了谈判,最后以消灭斯密斯为代价达成了和平协议。
在暴雨中的矩阵,尼奥和斯密斯展开了惊天动地的最后决战。他们上天入地,最后终于来到了一切完结的时刻。
机器乌贼从锡安撤离了,战争终于结束了。在矩阵中,先知和建筑师进行了最后的对话,这些悬而又悬的对话似乎为我们揭开了最后的谜底。
黑客帝国2的问题
第二集的结尾是尼奥在现实的人类世界中他们的飞船没电了,后面有机器乌贼在追他们,尼奥感觉自己在现实世界中能用意念来摧毁机器乌贼,在同时摧毁了三个乌贼的时候,尼奥突然晕了过去,回到飞船后,检测出他现在生理状态跟进入了虚拟世界是一样的.后来尼奥的马子进入虚拟世界找智者,就是那个老婆婆.老婆婆跟他们说了尼奥现在的位置,他们才知道尼奥原来是进了你说的那个分界处.他就是跟机器乌贼大战的时候能过乌贼的神经 *** ,进入了你说的那个分界处,那是火车人制造出来的一个独立世界.他其实是虚拟世界里的正常世界跟用来销毁过时或有问题的程式的世界的一个缓冲站(你看到里面的在火车站里的一家人,就是命令被销毁的两个程式,他们还生了个女儿呵呵,他们买通了火车人,想把女儿送到虚拟世界的正常世界去),第三集是接着第二集出的,可以把两部当做一部来看,写的是尼奥的马子去找火车人想在他那里救回尼奥,跟火车人经过一场恶斗,火车人放了尼奥出来(尼奥不是无敌的吗,因为尼奥在别人的世界,在那个世界别人就是老大,想把他怎么捏就怎么捏,看过星辰变的朋友可能会理解的),救回了尼奥,他们就得回到现实去对抗机器兵,其中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被动防守,来多少杀多少,一派(尼奥船上的这一派)主张从根本上解绝问题(也就是去机械之都找虚拟世界的主脑)......反正就是一大堆东西我总结了下~~~看到这么辛苦的份上选我吧~~~
黑客帝国尼奥之路问题
盗版能玩就不错啦,要么你重新上网下载一个,都可以的!
要么应该是声卡与游戏什么的不兼容咯~
黑客帝国3里尼欧被困在火车站,遇到一对夫妇和小女孩,男的对尼欧说这里是你的世界和我们世界的交界处
尼欧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那对夫妇和那个小女孩,是生活在电脑控制的世界里的,因为电脑控制的区域没那么大。
怀疑是终,相信是始
当一个男孩步入青春期,开始“自我意识觉醒”,就会发生一种戏剧性的逆转,黑格尔称它为“自大狂”:只要父亲说的东西,我就一定认为不是那样,甚至是正好相反的。哪怕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他说的是对的,我也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模式,有了一种自动追加的算法——父亲的每一句话都加一个否定词,他只要开口就是错的。
通常,我们会说这个孩子“进入叛逆期了”。所谓“叛逆”,其实就是“自大狂”,就是因为以往对权威充满着敬畏,无条件吸纳权威所喂养的各种知识,而导致了一种认知的破产,也可以说,是一个认知周期到头了。
人的认知也是有周期的,但可悲的是,很多人进入叛逆期,也就是人生之一个认知周期结束的时候,他们的认知基本就固化在那种状态里了,没办法开始下一轮的认知周期。
过去,这个世界是老爸说了算,老爸都是对的;现在,这个世界只有我认为的是对的,只有我才能够说了算。持有这种立场和观点在社会上混,被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没有人会认为是自己有问题——这种状况反而加大了他们的一种认知:这个世界充满欺骗性,与我为敌,是一个等待着我砸乱的世界。
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这类人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防御和解释:所有挑战我的认知观点的人和事,都跟老爸一样,是等待我去颠覆的……现在我的力量还不够大,但这些都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这样一来,认知就陷入到了一种自我圆融的闭环状态。 成年人沉浸在“自大狂”状态里的时候,就成了一个“认知上的留级生”。
从1到7岁,我们的学习曲线是非常陡峭的(所谓“陡峭”,是指把你“1岁认知的样子”和“7岁认知的样子”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形成的直线走势)。在这个年龄区间里,我们学会并熟练掌握了一种语言——母语,掌握了基本技能、技巧、反应方式等等。
而到了7到14岁这个年龄区间,我们的学习曲线虽然也还是陡峭,但已经显示出某种平缓:你没有再学会一门语言,对世界的认知也没有产生一种质变——这种陡峭是趋于平缓的。
再从14到21岁、21到28岁、28到35岁……我们的“学习曲线”逐渐平缓,就像进入到一种“高原效应”:从四川盆地往上走,到了青藏高原;但上了青藏高原以后,海拔高度虽然有了,但相对高度就没那么明显了——甚至连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也只有3000多米。
“学习曲线”从陡峭到平缓是一个自然过程,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很难回到小孩子那种天然的敬畏和谦卑状态。
佛教把这种状态叫“空杯”:“虚心”使你心里的空间没有东西堵塞着,外面新的东西很容易进来。如果塞满了东西,哪怕那些东西并不是真正有用、有效的知识,你不把它清除出去,没有清零的愿望和能力的话,新知识进来就会越来越少。
泰戈尔在《吉檀迦利》里说,
“这薄脆的杯儿,你不断把它倒空,又不断以新生命来充满”。
这句话说的是一种爱的状态:当你处于强烈的爱的状态下,不管是情爱,还是对上帝之爱,都是一种“空杯”,充分意识到自己不足的状态——这是一个基本指标:爱是你在他面前有没有强烈感觉到自己的残缺,体会到一种“我不配”的感受,这种状态会使你改变的可能性很大。
“自大狂”的可怕在于,没办法把自己生命的杯子清空,不断地注入新生命、新认知,而是用一些虚幻的东西把杯子填满,阻挡一切新东西进来。
在他人和世界不断用各种方式挑战你既有认知的时候,你用一套自我安慰和自我 *** 防御体系来化解,这样一来,我们的认知周期就没办法展开,只能在一种不自知的“自大狂”中让自己的学习曲线越来越平缓,甚至下降,这个时候,你就要“认知留级”了。
我们的认知是自带缺省且不自知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看到和感知到什么,就认为那是什么,就像在集体食堂吃饭——给什么就吃什么”。人的认知过程是逐渐从这种默认缺省状态中醒过来的过程。我们在孩子时期时,要经历一个启蒙的过程。所谓“蒙”就是在黑蒙蒙的黑暗当中什么都看不清、都没有开始的状态。“启蒙”是打开一扇门让光进来,让黑蒙蒙的状态结束的过程。
我们的认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个周期。 一个“认知周期”就是从不加批判、满怀敬畏地接受一种东西开始,到逐渐怀疑已有认知当中的种种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我们意识到我们认知当中有,甚至充满着谬误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认知周期已经结束了。
与此同时,当你意识到这种谬误的时候,我们要说一句“欢迎来到一个充满怀疑的世界”——这证明你的一个认知周期已经完成了,或者说,你有可能进入下一个认知周期。
认识到“认知谬误”并不意味着你的认知就成熟了,而只意味着“你要开始下一个认知了”。
洛克菲勒和他儿子之间有这么一个故事:洛克菲勒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往上颠,然后接住,再往上颠,再接住……突然有一次,他一下子把手散开,小孩一下子就摔在地毯上。当然,摔得也不是那么严重,但小孩很疼。洛克菲勒就对儿子说:我就是要告诉你,你要想在这世界上活着,必须意识到老爹也是不值得相信的。
洛克菲勒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越早开始怀疑,就越可能进入下一个认知周期。
当然,像洛克菲勒这样的人不是太多,有一些人一辈子都没完成一个认知周期,而是一直在接受既定灌输给他的东西——这种状态是很不幸的。当我们开始怀疑的时候,应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每个人都会经历由相信到不相信的“怀疑期”或者“叛逆期”。“叛逆期”是一种认知的象征:在我们十二三岁、十三四岁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事实开始挑战并颠覆我们的认知,原有的权威开始动摇甚至坍塌,原有的认知框架和思想范式开始土崩瓦解,我们人生的之一个认知周期往往是在我们“叛逆期”的时候完成的。
怀疑也好,叛逆也好,都不是一个目的,而只是一个中转站。
在电影《黑客帝国》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尼奥突然失踪了,他的同伴们都找不到他了。后来他们才知道,尼奥被困在一个通往矩阵世界的中转站——那是一个小火车站,它既不是真实的世界,也不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这个时候,尼奥必须要搭上一辆火车通过虚幻世界,才可能回到真实世界。他的同伴崔妮蒂和莫斐斯就开始想办法去营救他,否则他就可能永远滞留在那个中转站。
怀疑、叛逆就是一个我们认知的中转站,而且很可能是一个“致命的中转站”,一个作为“超级陷阱”的中转站。
怀疑是可贵的,但怀疑是手段,不是目的。套用一句哲学名言,“信而不疑则盲,疑而不信则空”——信一个东西,而没有怀疑的话,就是盲目的;怀疑中没有相信的成分,就是一种空洞的怀疑。
认知是怀疑和相信的一个编织体,就像我们编草席的时候,用纵向和横向的草才能编织出一个草席出来——任何一个认知里都包含着相信和怀疑,只有怀疑或者只有相信,都不构成一个认知。
著名的“猜想与反驳”理论讲到:怀疑是认知周期的终点,相信是下一个认知周期的起点。 只有怀疑,人们就会陷于怀疑的泥潭无法自拔,滞留在一个自我营造的舒适区里苟且偷安,成为一种 “浅人、妄人和狂人”三位一体、未老先衰的人 ,永远开始不了下一个认知周期。
生活中,不难见到有些人只是在怀疑和挑衅,他们没办法在怀疑的同时又相信一种新的东西,并由此编织他的新认知,开启另一个认知周期。
“雄辩症”患者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在无关紧要的节点上一直追求一种成就感,他的内心很脆弱,并且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弱势,但对承认这种弱 势有一种恐惧感——典型的“示弱恐惧症”,因为不强大而特别怕示弱。其实,“雄辩者”是认知上的留级生,永远在留级但自己不知道。
开启下一个“认知周期”的 *** 很简单:逃离“舒适区”,让自己的心智恢复到一种“对于各种可能性都能敞开”的状态,或者“延迟和抑制自己的否定性判断,逐渐放弃简单粗暴的反应,让自己保持一种对于他人和世界的拥抱状态”。
“拥抱”就是接纳和相信——尽管你还是有怀疑的,但是你要保持这种接纳和相信;你可以怀疑一切,但是这一切必须包含你的怀疑本身——怀疑你自己的怀疑。
只要你愿意“怀疑自己的怀疑”,一定会发现自己的可疑之处和不可靠之处;只要你愿意相信他人和世界,一定会找到这个世界和他人可以相信的地方。
马克思说,“你打破了对于权威的信仰,还要树立对于信仰的权威”。 不要老迷信“怀疑的力量”,“相信”也是有力量的——要相信“相信的力量”。你可以怀疑一千次,但必须有一千零一次相信。一个以怀疑为终点的人,必然是一个丧失理智的人。
要改变和破除这种僵硬的对立,就不要让自己停留在认知中转站——在怀疑的同时,学会相信。
此文为《吴伯凡认知 *** 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