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业务

黑客基地,黑客教程,网络黑客,黑客论坛,黑客培训

全球黑客靶场(靶场 *** 安全)

本文目录一览:

全球黑客展开的攻防战是什么?

据报道,1999年,在北约空袭南联盟并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美国及北约的其他成员国也遭受到来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黑客的攻击。战争的阴云蔓延到了因特网上,地面上是轰炸与反轰炸的军事较量, *** 上是黑客之间的你来我往。

北约认为,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可以利用 *** 为侵略行径辩护、蛊惑人心、欺骗世界舆论和瓦解南联盟军心和民心。北约国家 *** 的官方网站自轰炸一开始,每天频繁更新网站的内容,开展大范围的 *** 宣传站。

南斯拉夫 *** 事业不够发达,官方站点只有塞尔维亚新闻社一家,势单力薄,寡不敌众。但是南联盟的黑客们却技术比较高超,他们向北约的 *** 宣传站发起了反击,使北约许多网站的正常运作受到很大的干扰,甚至陷于瘫痪状态。

南联盟黑客对北约网站的攻击行动,是紧随着空中打击的开始而展开的。开始轰炸的当天,愤怒的南联盟黑客就闯入了北约的网站,这可以算是打响了针对北约 *** 系统的之一枪。紧接着,贝尔格莱德的另一名黑客,用2000封垃圾邮件做武器,向北约的另一个网站发起了铺天盖地的攻击,这些垃圾邮件携带了5种计算机病毒,其中还包括一度给因特网电子邮件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的“梅莉莎病毒”。于是,这个站点的邮件服务器因无法及时进行处理而最终被迫关闭。

白宫的站点也遭到攻击,据分析,这是美国本土的一些黑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不满,他们闯入白宫的两个镜像站点,甚至于把白宫的站点彻底地黑掉。

实际上,美国军事系统的计算机也遭到了黑客们的攻击。

人们评价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而引发的黑客战,就是未来信息战的雏形。

全球最为严重的黑客入侵事件有哪几起?

世界上自从电脑普及之后,就发生了很多黑客入侵的事件,下面介绍几种危害比较大,范围传播比较广的病毒。

一、“梅利莎病毒”事件

1998年,大卫L史密斯运用Word软件里的宏运算编写了一个电脑病毒,这种病毒是通过微软的Outlook传播的。史密斯把它命名为梅丽莎,一位 *** 的名字。一旦收件人打开邮件,病毒就会自动向50位好友复制发送同样的邮件。史密斯把它放在 *** 上之后,这种病毒开始迅速传播。直到1999年3月,梅利莎登上了全球报纸的头版。据当时统计梅利莎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PC。还迫使Outlook终止了服务,直到病毒被消灭。而史密斯也被判20个月的监禁,同时被处5000美元罚款。这也是之一个引起全球社会关注的电脑病毒。

二、“冲击波病毒”事件

冲击波病毒是利用在2003年7月21日公布的RPC漏洞进行传播的,该病毒于当年8月爆发。它会使系统操作异常、不停重启、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另外该病毒还有很强的自我防卫能力,它还会对微软的一个升级网站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导致该网站堵塞,使用户无法通过该网站升级系统。使电脑丧失更新该漏洞补丁的能力。而这一病毒的制造者居然只是个18岁的少年,这个名叫杰弗里·李·帕森的少年最后被判处18个月徒刑。这个病毒的变种至今仍有存活,小心中招哦。

三、“爱虫病毒”事件

爱虫跟梅利莎类似也是通过Outlook电子邮件系统传播,不过邮件主题变为了“I LoveYou”,打开病毒附件后,就会自动传播。该病毒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袭击了全球无以数计的电脑,并且,它还是个很挑食的病毒,专喜欢那些具有高价值IT资源的电脑系统。“爱虫”病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传染速度最快而且传染面积最广的计算机病毒。

四、“震荡波病毒”事件

震荡波于2004年4月30日爆发,短短的时间内就给全球造成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也让所有人记住了04年的4月。电脑一旦中招就会莫名其妙地死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而在纯DOS环境下执行病毒文件,则会显示出谴责美国大兵的英文语句。

五、“MyDoom病毒”事件

MyDoom是一种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和 *** Kazaa传播的病毒。在2004年1月28日爆发,在高峰时期,导致 *** 加载时间减慢50%以上。它会自动生成病毒文件,修改注册表,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芬兰的一家安全软件和服务公司甚至将其称为病毒历史上最厉害的电子邮件蠕虫。据估计,这个病毒的传播占爆发当日全球电子邮件通信量的20%至30%,全球有40万至50万台电脑受到了感染。

六、美国1.3亿张信用卡信息被盗事件

28岁的美国迈阿密人冈萨雷斯从2006年10月开始到2008年1月期间,利用黑客技术突破电脑防火墙,侵入5家大公司的电脑系统,盗取大约1.3亿张信用卡的账户信息。造成了美国迄今起诉的更大身份信息盗窃案,也直接导致支付服务巨头Heartland向Visa、万事达卡、美国运通以及其他信用卡公司支付超过1.1亿美元的相关赔款。2010年3月,冈萨雷斯被判两个并行的20年刑期,这是美国史上对计算机犯罪判罚刑期最长的一次。正因为这次事件冈萨雷斯被称为美国史上更大的黑客。

七、索尼影业遭袭事件

2014年11月24日,黑客组织“和平卫士”公布索尼影业员工电邮,涉及公司高管薪酬和索尼非发行电影拷贝等内容。据估计此次行动与即将上映的电影《采访》有关。虽然索尼影业最终决定取消影片的发行。但在此次袭击事件发生数月后,其影响依然在持续发酵,电脑故障频发,电邮持续被冻结等。因涉及到诸多影视界明星及各界名人,该公司联席董事长被迫引咎辞职。

八、“熊猫烧香病毒”事件

为什么把熊猫烧香病毒放在最后呢,因为对熊猫烧香病毒体会最深,相信在2006年-2007年初玩电脑的人都会记得一个名为“熊猫烧香”的病毒,2007年1月初开始肆虐 *** ,它主要通过下载的档案传染,受到感染的机器文件因为被误携带间接对其它 计算机程序、系统破坏严重。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该病毒不断入侵个人电脑,给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不过,熊猫烧香作者只为炫技,并没有像比特病毒一样为了要钱。2007年9月24日,“熊猫烧香”案一审宣判,主犯李俊被判刑4年。

《亲爱的,热爱的》里面的ctf赛到底是什么呀?

CTF(Capture The Flag)中文一般译作夺旗赛,在 *** 安全领域中指的是 *** 安全技术人员之间进行技术竞技的一种比赛形式。CTF起源于1996年DEFCON全球黑客大会,以代替之前黑客们通过互相发起真实攻击进行技术比拼的方式。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球范围 *** 安全圈流行的竞赛形式,2013年全球举办了超过五十场国际性CTF赛事。而DEFCON作为CTF赛制的发源地,DEFCON CTF也成为了目前全球更高技术水平和影响力的CTF竞赛,类似于CTF赛场中的“世界杯” 。

一、解题模式(Jeopardy)

在解题模式CTF赛制中,参赛队伍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现场 *** 参与,这种模式的CTF竞赛与ACM编程竞赛、信息学奥赛比较类似,以解决 *** 安全技术挑战题目的分值和时间来排名,通常用于在线选拔赛。题目主要包含逆向、漏洞挖掘与利用、Web渗透、密码、取证、隐写、安全编程等类别。

二、攻防模式(Attack-Defense)

在攻防模式CTF赛制中,参赛队伍在 *** 空间互相进行攻击和防守,挖掘 *** 服务漏洞并攻击对手服务来得分,修补自身服务漏洞进行防御来避免丢分。攻防模式CTF赛制可以实时通过得分反映出比赛情况,最终也以得分直接分出胜负,是一种竞争激烈,具有很强观赏性和高度透明性的 *** 安全赛制。在这种赛制中,不仅仅是比参赛队员的智力和技术,也比体力(因为比赛一般都会持续48小时及以上),同时也比团队之间的分工配合与合作。 [1]

三、混合模式(Mix)

结合了解题模式与攻防模式的CTF赛制,比如参赛队伍通过解题可以获取一些初始分数,然后通过攻防对抗进行得分增减的零和游戏,最终以得分高低分出胜负。采用混合模式CTF赛制的典型代表如iCTF国际CTF竞赛。

引用自《百度百科》

简单来说,ctf比赛就是黑客之间的较量,打ctf比赛不仅要计算机只是扎实,更要有创新的思维和丰富的渗透经验,而且ctf可没有像电视剧里面那样有自闭耳机和电竞椅(除了少数赛事),打ctf是很累的,要连续奋战几天,中途可能只睡几个小时,毕竟谁都不想被比下去,除了脑力的较量还有体力的较量。

如果想打ctf的话,一般需要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好一点,对了,信息安全专业好像是这方面的,在大学除了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靶场练习,还要多看别人写的博客。这样才能去打ctf。

总的来说,打ctf是比较辛苦了,如果你想打,祝你成功。

这是一份 *** 靶场入门攻略

近年来,国内外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 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前有燃油运输管道被堵,后有全球更大肉食品供应商被黑客入侵,这标志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级关键基础设施提供方,特种行业,以及大型公共服务业被黑客当作攻击目标,加大对信息安全保障的投入迫在眉睫。除了软硬件技术设备的投入之外,专业的安全人才重金难求已是公认的事实,据统计,20年我国信息安全人才缺口高达140万,利用 *** 靶场可以体系,规范,流程化的训练网安人才的特点打造属于企业自己的安全维护队伍是大势所趋。

*** 与信息安全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因此,建设 *** 安全实训靶场,不仅仅让靶场成为一个知识的学习中心,更是一个技能实践中心,一个技术研究中心。 *** 攻防实训靶场平台的建设,不仅要关注培训教学业务的支撑建设,更要关注 *** 与信息安全技能综合训练场的建设。以支撑受训人员课上课下的学习、攻防技能演练、业务能力评估、协同工作训练和技术研究与验证,以保证能贴近不同培训业务的需要,并支持多维度量化每个参与者的各种能力,有计划地提升团队各个方面的技术能力。因此,建设一套实战性强、知识覆盖全面、综合型的集培训、 *** 攻防演练及竞赛、测试于一体的 *** 靶场是非常有必要的

免费领取学习中资料

2021年 *** *** 安全资料包及最新面试题

(渗透工具,环境搭建、HTML,PHP,MySQL基础学习,信息收集,SQL注入,XSS,CSRF,暴力破解等等)

*** 靶场(Cyber Range)是一个供5方角色协同使用的 *** 系统仿真平台。用于支撑 *** 安全人才培养、 *** 攻防训练、安全产品评测和 *** 新技术验证。

*** 安全人员要就攻防技术进行训练、演练;一项新的 *** 技术要试验,不能在互联网上进行(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于是需要建立 *** 靶场,把 *** 的要素虚拟到 *** 靶场。

在 *** 靶场中进行 *** 安全活动,不仅可以避免对现实资源的占用和消耗,还可以做到对资源的反复利用。每一次安全试验造成的伤害程度都是可控的、可检测的,试验结束后还能够对收集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 靶场在不影响真实环境的情况下可以提高 *** 安全从业人员的技术,也可以发现安全产品的漏洞从而提升安全产品的性能与安全性。

*** 靶场共有五种角色:黄、白、红、蓝、绿。

黄方是“导调”角色,整个 *** 试验的“导演”,负责:

1、设计试验

2、控制试验:开始、停止、恢复、停止

3、查看试验:查看试验的进度、状态、详细过程

白方是 *** 靶场平台“管理”角色,靶场试验“剧务”,负责试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和试验进行时的“日常事务”处理:

1、试前构建目标 *** 、模拟 *** 环境等;

2、试中负责系统运维等;

3、试后回收和释放资源等。

红方是“攻击”角色,靶场试验的“反派演员”,与蓝方相对,攻防演练中向蓝方发起攻击。

蓝方是“防御”角色,靶场试验的“正派演员”,与红方相对,攻防演练中抵御红方攻击。

绿方是“检测”角色,靶场试验的“监视器”,监控红蓝两方在演练中的一举一动,具体负责:

1、监测当前红蓝方的具体行为

2、当红蓝方攻击防守成功,研判还原成功的过程、攻击手法、防御 ***

3、监测红方违规操作

4、试验或试验片断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5、分析试验的攻防机理(比如针对新型蠕虫分析其运行、传播机理)

试验开始前,“导演”黄方想定攻防试验的具体内容和任务目标,确定参与试验的人员安排,设计试验的具体 *** 环境、应用环境和具体的攻击步骤。

修房首先从房屋结构入手,搭建 *** 靶场时最基础的事情是明确 *** 结构、搭建 *** 拓扑。白方根据黄方在任务想定环节设计的 *** 拓扑图生成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等设备,并将设备依照拓扑图配置和连接,生成试验所需的 *** 环境结构。

除了 *** 结构,目标 *** 还要为用户访问浏览器、收发邮件等操作提供应用环境,就像房屋在入住前要装修出卧室、厨房,给住户就寝、做饭提供空间一样。有了相应的应用环境,才有空间进行相关的活动。

白方在生成目标 *** 后,还要根据黄方的设计将靶标系统接入目标 *** 。靶标,即攻击的目标。靶标系统可以是实际的设备,也可以是虚拟化技术生成的靶标系统,针对不同的任务类型,靶标的设定会有所差异。

“活”的 *** ,除了 *** 结构完整,还要有活动发生。真实的 *** 环境时时刻刻都不是静止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聊天、打游戏、刷短视频……白方在目标 *** 生成后,通过模拟这些活动流量和行为,并将其投放到 *** 靶场中,让靶场“活”起来,更加接近实际的 *** 环境,而不是一片实验室虚拟出的净土。

模拟的流量分为近景和远景两种。近景流量指用户操作行为,包含攻击方的攻击流量、防守方的防守流量以及用户打开浏览器、收发邮件等访问应用系统的行为流量,远景流量即与试验本身不相关的背景流量。

流量仿真和目标 *** 生成共同构成 *** 靶场的完整虚拟环境,让后续的演习更加真实,也部分增加了演习的难度。

准备工作完成后,红方和蓝方根据黄方的试验设计,在白方搭建的环境中展开攻防演练。红方发起攻击,蓝方抵御攻击。

试验进行时,绿方全程监控红蓝两方在演练中的一举一动,根据需求全面采集数据,掌握诸如攻击发起方、攻击类型、攻击步骤、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信息,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展示检测结果。

试验结束后,绿方基于前期采集的数据,进一步进行评分和分析工作。

小到某次攻防行为、大到某次攻防演习,绿方在给出量化评分的同时,还要给出具体评价,给出优点亮点和尚存在的缺点不足。

结合试验表现和试验目的进行分析,并出具相关的分析结果。若试验目的是研究某种新型攻击,则分析其机理;若试验目的是检验某个安防产品,则分析其安全缺陷。

绿方的一系列工作,有助于我们了解靶场中发生的所有安全事件,正确分析 *** 靶场的态势,作出更准确的评估。

*** 靶场有三种类型的应用模式:内打内、内打外、外打内。此外还有分布式 *** 靶场模式。

红、蓝双方都在靶场内。内打内应用模式主要有CTF线下安全竞赛、红蓝攻防对抗赛和科学试验等。

CTF(Capture The Flag)即夺旗赛,其目标是从目标 *** 环境中获取特定的字符串或其他内容(Flag)并且提交(Capture The Flag)。

科学试验是指科研人员针对新型 *** 技术进行的测试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新技术进行反馈迭代。

内打外即红方在靶场内,蓝方在靶场外。

外打内即红方在靶场外,蓝方在靶场内,典型应用是安全产品评测。

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呢?通常,我们要知道一个安全设备好不好用、一个安全方案是不是有效,有几种 *** :之一,请专业的渗透测试,出具渗透测试报告,但这种只能测一次的活动,叫静态测试。可是大家清楚,即使今天测过了,明天产品、方案也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漏洞。那么,“靶场众测”的场景就出来了。把实物或者虚拟化的产品/方案放到靶场,作为靶标让白帽子尽情“攻击”。如果把它攻垮了,我们就知道哪里有问题了,这种开放测试,由于众多白帽子的参与、以及不影响生产环境不会造成后果、能放开手脚“攻击”,效果比聘请几个专家去现场测试要好的多。如果产品一直放在靶场,就可以在长期的众测中不断发现问题,促进产品持续迭代提升。

分布式靶场即通过互联多个 *** 靶场,实现 *** 靶场间的功能复用、资源共享。由于单个 *** 靶场的处理能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分布式靶场可以将多个 *** 靶场的资源综合利用起来,并且这种利用对于使用人员是透明的。

比如,现有一个银行 *** 靶场A和一个电力 *** 靶场B,当前有一个试验任务既需要银行 *** 环境,又需要电力 *** 环境。那么我们可以将现有的A、B两个 *** 靶场互联起来展开试验。

分布式靶场能够连接各行各业的 *** 靶场,更大程度上实现全方位综合互联 *** 逼真模拟。

*** 靶场存在三个主要科学问题,这三个问题反映了 *** 靶场在关键技术上面临的挑战。

1)建得快

*** 靶场用户众多,还会出现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但是大部分用户的使用时间不长,这就需要 *** 靶场目标 *** 包括 *** 环境要能够快速生成、快速擦除回收,特别是节点数量较大的应用,是一项技术上重大的挑战。没有过硬的 *** 构建能力,基础设施以及虚拟化编排技术是很难实现的。

2)仿得真

由于 *** 靶场是用有限的资源仿造真实 *** ,大部分要素需要虚拟化,而非实物。因此如何逼真的仿真目标 *** 元素是一项持续的挑战问题。 *** 靶场中,一台实物路由器的功能是否都在其虚拟设备上具备?如果功能缺失,是否会对靶场应用造成影响?靶标、 *** 环境、虚拟设备、背景流量的逼真仿真同理, *** 环境仿真还需要服务于靶场具体应用场景,这些都依赖于长期的积累。

*** 靶场绿方主要有以下挑战:

1、如何针对 *** 靶场运行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针对性的采集?

2、只要是采集就要有接触(比如医学检验,可能要抽血,可能要有仪器深入身体),有接触就有影响(影响目标 *** 的计算资源、 *** 资源……),如何使影响尽量小,如何平衡这种影响和采集全面、准确性?

3、如何基于采集到的多样、海量的数据,分析、提炼、评估出靶场绿方需要得出的信息?

这是对探针采集能力、大数据关联能力、事件分析还原能力、安全知识图谱能力的综合考验。

1、 *** 靶场多个试验同时进行,必须保证试验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扰。就像多个房间在射击打靶,不能从这个房间打到另一个房间去了。

2、目标 *** 和分析 *** 必须严格安全隔离,即红方和绿方、白方、黄方要安全隔离,不能红方把绿方打瘫了,也就是参加比赛的人把裁判系统攻陷了,同时试验间的角色、系统间也需要安全隔离。

3、同时,安全隔离的同时不能影响 *** 靶场运行的性能。

  • 评论列表:
  •  爱里全是难过〃1
     发布于 2022-10-12 08:45:25  回复该评论
  • 毒”事件震荡波于2004年4月30日爆发,短短的时间内就给全球造成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也让所有人记住了04年的4月。电脑一旦中招就会莫名其妙地死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而在纯DOS环境下执
  •  掩吻逐鹿
     发布于 2022-10-12 05:30:27  回复该评论
  • 需要得出的信息? 这是对探针采集能力、大数据关联能力、事件分析还原能力、安全知识图谱能力的综合考验。 1、网络靶场多个试验同时进行,必须保证试验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扰。就像多个房间在射击打靶,不能从这个房间打到另一个房间去了。 2、目标网络和分析网络必须严格安全
  •  鸽吻又怨
     发布于 2022-10-12 04:57:33  回复该评论
  • 相关的背景流量。 流量仿真和目标网络生成共同构成网络靶场的完整虚拟环境,让后续的演习更加真实,也部分增加了演习的难度。 准备工作完成后,红方和蓝方根据黄方的试验设计,在白方搭建的环境中
  •  双笙谷夏
     发布于 2022-10-12 03:32:58  回复该评论
  • 要根据黄方的设计将靶标系统接入目标网络。靶标,即攻击的目标。靶标系统可以是实际的设备,也可以是虚拟化技术生成的靶标系统,针对不同的任务类型,靶标的设定会有所差异。 “活”的网络,除了网络结构完整,还要有活动发生。真实的网络环境时时刻刻都不是静止
  •  鸽吻谨兮
     发布于 2022-10-12 01:12:40  回复该评论
  • 双方都在靶场内。内打内应用模式主要有CTF线下安全竞赛、红蓝攻防对抗赛和科学试验等。 CTF(Capture The Flag)即夺旗赛,其目标是从目标网络环境中获取特定的字符串或其他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